研究方案

作者: 时间:2024-05-27 点击数:

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研究

研究方案


一、已有研究述评

当前,关于生活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校社互动”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总体看来,我国学界对基于生活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校社互动”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2001年以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直接指向“‘校社区互动’生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丰富,但是不少研究成果之中都涉及到此类问题的探讨。由此可以推论二者之间并不是没有完全研究基础和研究线索可言。直接相关研究成果的零散和不足,也反映出此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拓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从收集的文献看国内国外目前关于生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校社互动”领域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已呈现出很大不同。如果说国内相关研究还侧重于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的探讨的话,那么国外相关研究在理论价值层面早已达成广泛的共识,目前更加深入地探讨具体的实践机制和更好的理论建模。

地域文化生活课程资源是学校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前提基础,因此本研究认为梳理关于地域文化生活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颇为必要。由于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密不可分,纵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直接与地域生活课程资源开发的文献不是很多,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散落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校社互动”的研究成果之中。鉴于以上部分,在这部分主要选取了与地域文化生活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

截止到 2021 12 月 10 日,在中国知网中使用“主题检索”,“主题=地域文化生活教育资源开发”或者“题名=校社互动开发教育资源”,共检索到 116 篇文献(国内文献)。本主题的研究趋势和主题词分布结果如下图所示:

一、有关生活与教育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的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后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且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1)国外有关生活与教育关系的研究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教育即生活

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他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改变。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和经验中学习。卢梭提倡于自然的培养自然人教育。他劝说教师放弃长篇灌输式的教学,提倡更多的滲透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之中的教学。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和认知发展理论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理论来源。皮亚杰认为在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联系到生活情境,在学习者的己有经验基础上,自发产生兴趣,形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欲望。

2行知有关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

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教育的内容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重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对传统教育中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从而导致学校与社会脱节的严重现象极大冲破。即使在今天,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对我们所提倡的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注重化会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从他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可见一斑,他认为教育没有那么高大上,在大众的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思想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3)巧宾塞的生活准备说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生活准备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为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

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思想是社会变革与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斯宾塞尖锐地指出英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就在于它为了花而忽略了植物,为了想美丽就忘记了实质,呼吁教育要贴近人的生活。斯宾塞认为怎样生活?这是我们的主要问题。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个既是我们要学的大事,当然也就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为我们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基于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这一教育目的,斯宾塞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依据知识的重要程度对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划分为五类并设置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斯宾塞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启示。首先是教育目的回归人本。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些也并非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国现代教育目标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内在的;教育要为政治、经济、科技等服务,是教育的外在目的。长期来,我国的教育秉持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斯宾塞将教育的目的归于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这就使教育的关注点转向人本身,注意到教育的內在目的。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其次是教育内容的回归生活。教育与人及人的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脱离人、脱离生活的教育。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綴学,除贫穷等因素,许多学生和家长看到由于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导致的实用性知识减少的弊端而产生的学习无用论思想的影响。改变和解决这一状况的重要举措,就是让教育内容必须要关注贴近学生的当下生活,并且要顾及和预测其未来生活可能需要的知识,増加学校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4)威的教育适应生活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不满于斯宾塞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1899年杜威的讲演中强调,在学校生活中让学生生活是第一位的事情,学生的知识、技能必须是通过这种生活,并同这种生活联系起来获得的。让学生接触社会、在生活中体验职业生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各。

杜威认为儿童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本能活动为核生理机能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这种本能生长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生活的内容如此丰富,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包罗万象,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一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杜威主张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这些无疑给我们当今学校教学很大的启示。港区一小目前就是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地域文化特色教育促进特色学校创建,寻找合适学生自身的路子,让学校教学因融入生活而愈生动完美。

(5)有关当代生活教育学说的研究

针对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郭元样教授提出了新生活教育学说,主张基础教育应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新生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认为学生才是生活的主体;学生为生活而学,教师为生活而教;教育不关也学生存在和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还有什么更值得关呢?

新生活教育切实改变了学生成长、教师生活、家校互动、学校发展等方式,主张让教育回归人、让人回归生活、让生活回归幸福,共同建设美好社会。新生活教育,努力建立生活与教育的联系,坚持教育的生活立场,坚持生活的教育性,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形成教育与生活的良好互动。

二、国内国内外关于“校社互动”实施教育的相关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校社互动”课程实施相关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学校—社互动”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总体看来,我国学界对“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学校—社互动”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 2001 年以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直接指向“‘学校—社互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丰富,但是不少研究成果之中都涉及到此类问题的探讨。由此可以推论二者之间并不是没有完全研究基础和研究线索可言。直接相关研究成果的零散和不足,也反映出此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拓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学校与社区、社会的互动关系,在类型与模式上具有显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刘淑兰在我国第一本专门论述学校与社区互动的专著《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根据互动主体的主动程度,提出互动模式可分为以社区为主导的参与模式、以学校为主导的参与模式和学校社区共建的参与模式。黄崴、王晓燕则强调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发生机制存在差异,因此提出互动模式分为以下几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互动模式,以教育资源共享为前提的互动模式,以政策性法制规范为指引的互动模式,以社交活动为依托的互动模式,以组织为基础的互动模式。近年来也有学者研究此话题,但大多都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了进行补充和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突破的研究成果,那就是杨昌勇等人从公共关系理论的研究视角切入,在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和着力点下将我国现有的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模式划分为:单向非对称模式和双向对称模式;常态互动模式和非常态互动模式;直接互动模式和间接互动模式;日常随机互动模式和公关专题互动模式等四组八种基本模式。

在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过程中,发现虽然近年来有研究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但是从目前研究成果上来看大多都是基于宏观层面提出问题和整体性、方向性的解决方案,缺少对学校与社区、社会互动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操作和实施环节的深入细致探讨。

2.国外关于校社互动课程实施相关研究现状

作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学校与社互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均走在世界的前沿,因此在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时,主要梳理了美国的相关研究。

美国自进行教育改革运动以来,十分强调学校与所在社区的公共关系的建立,强调社区对学校的公共支持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学校管理、学校公共关系建设的层面来探讨如何与社区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如(美国)唐·倍根,唐纳德·R·格莱叶著,周海涛主译的《学校与社区关系》一书,从理论探讨和实践案例综合论证、互动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学校与社区关系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提供了能够帮助学校领导团队与学生、家长、教师及社区重要人士建立良好关系的许多技巧并阐述了技巧背后的原理。其次,就学生成长层面的相关研究来看,则深入到比较细微的环节和角度,譬如探讨学校、家长和社区之间如何搭建沟通的桥梁以创造良好的整体社区环境和学校环境来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等,其中较多的是集中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分析。

综上所述,虽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方法,但是由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土壤和国情的差异,对西方的相关研究我们进而应该酌情加以审视。如美国社区建设的完善程度和社区教育成熟状态都是我们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吸收和改造,否则难免会犯错误

3.国内外“乡土教育”研究现状

1)国内“乡土教育”现状

张大庆对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进行综述,此次会议明确了乡土教材的地位,树立了做好乡土教材工作的信心,提出乡土教材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代表认为,在对待乡土教材的问题上应做到尊重乡情、尊重乡民、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会议还对一些典型案例做出了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将乡土课程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李素梅认为乡土教材的编写比修复和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乡土教材文化功能运行就有了复杂的心理活动特征。张爱琴在2009年的《中乡土教材研宄述评》中,认为我国学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上,运用文献法、分析法、观察法等对乡土教材的历史、乡土教材的编写、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乡土教材的功能等方面进行研宄,为乡土教材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与此同时,这些研在方法、内容、研主体等方面存在不足,成为进一步研的起点。崔英锦在《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中调查了黑龙江省朝鲜族乡土教材开发情况,并总结了其突出特征:突出了地方特色教材内容与类型丰富;相关师资学校的缺乏。他也对教师定位与教师培训提出了建议。

2)国外“乡土教育”现状

国外对乡土地理的相关研究较早,许多著名的教学家都认识到了乡土教育的重要性。17世纪,教育理论始祖夸美纽斯开始讲授乡土课程,他认为,儿童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了解要从周围的乡土地理开始。18世纪,卢梭认为儿童“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要将大自然和周围的物体融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通过在大自然中的活动积累对事物的感觉与经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裴斯泰洛奇认为,儿童的能力与天性要得到和谐的发展,就需要教学过程与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一致。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国家,可以被称作是现代乡土地理课程的雏形。他们开设“乡土地理”专题:其中包括“土著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环境教育”,并在这三个专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英国有着有关区域的地理课程,他们将区域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且不同的等级中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中的层次要求明确,先认识自己所在的区域,再到其他的区域,最后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比较。随着学习内容的推进,对知识的要求呈螺旋式上升,难度也会慢慢加深。其中关于“区域”的描写是这样的:学生需要学习两个地方:学校所在地和另一个国内或国外的地区,将这两个地方进行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学校所在地指的是临近的地区,它的范围包括学校和周围地区的全部地理环境,所选择的另一个地区应是相近大小的。

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的一些学者对乡土地理以及生活区内的学校社区关系做出很多研究,并将这些研究应用于许多州的乡土课程。

俄罗斯在新出台的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必修课程中包括周围世界(人、社会与自然)课程,并且课程可以通过博物馆的资源来实施。他们的社区类课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利用了博物馆的资源,还有一些图书馆、电影院、科技馆、名人故居、歌剧院、少年宫、高等院校及教堂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莫斯科州将乡土地理课程加入学校基础教学计划,7、8年级的学生每周必须有1小时的乡土课程。

印度小学地理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观察、调查和旅行。例如让学生收集家乡出产的粮食作物;调查自己家庭中使用的几种国外产品并调查其产地;组织学生去印度中部大城市和东部港口游学走访。由乡土地理开始学习本国地理,再到世界地理。

德国、新加坡都采用主题式课程,在各专题中讲授区域地理文化

世界各国地理教材的改革与发展总趋势是变得更接近学生与生活,更加多样化。国外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念,在他们的课程中也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加强乡土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结论探微

目前我国学界针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开发”“校社互动”相关教育课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取得了丰富而又深入的发展,但是专门针对农村学习基于校社的互动开发教育资源而展现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但是我们可以从相关研究中看到此类研究的日趋成熟。

1.起步虽晚,前景光明

上述文献整理表明,当前我国关于“校社互动”、“农村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仍算不上丰富,二者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更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但是,同时我们也得出当前“校社互动”能够成为促进农村学校改进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关于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对校社互动促进教育资源开发的一般性理论研究,也尚未形成校社互动促进学校教育改进的结构化模型和与之相对应的运行与保障机制,也缺少针对于“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校社互动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但学界近年来对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较为全面的展开,这不仅为本研究形成了基础,也对学校改进工作的具体实施产生了指导性作用。

为此,在一般意义上构建校社互动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在具体实践中探索校社互动促进农村学校特色教育实施的有效机制和路径,并针对我国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建立有效的校社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2.直接虽少,有迹可循

纵观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虽然没有在标题上明确将“校社互动”与“生活教育资源开发”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共同研究的。但是,不乏有在彼此的研究中掺杂着对相关内容的思考和提及,地域文化生活教育资源由于它存在的社区化和公共化,对其进行研究必然涉及到处理学校与所处地域的公共关系问题。学校与社区、社会的交流与互动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的最新要求,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的改进和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和实践而言,“校社互动”成为促进农村学校与社区、社会紧密结合、依托社区力量进行自我改善和自我完善的有效路径。因此,尤其是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仍然可以在相关研究总结规律,有迹可循,在以往的研究上不断推进自身的研究。

3.实践推进,理论提升

课题组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纵观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在理论提升和实践推进两方面并驾齐驱的现场。依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升恰当的理论,才能反过来更加好的促进实践的发展,实践和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辩证关系中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来自教育一线的实践案例给与了我们更好的研究情境和研究抓手,但是在研究现象之后更加需要理论的检验和提升。因此,现在的研究既要基于实践的探索,深入研究教育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更要跳出实践的限制,进行理论提升和总结,两方面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因此在研究理念上,本研究将继续坚持农村学校发展的“本土性”主张与“现代性”目标追求;在理论架构上,将坚持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结果和结合案例探索学校自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内生性”理论的研究取向;在研究内容上,将依据我国农村学校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发展现实需求,关注农村学校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以及特色校园文化打造等内容,确保如上内容取得实效的相关制度保障等相关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研究相结合、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协调、系统加以运用。

 

二、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含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价值与主要观点等。

(一)概念界定

1. 生活教育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个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泉,也就是港口情韵教育的的出发点就是“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灵魂,用它指导港口情韵教育的研究与开发,能够明确港口情韵教育的内涵。港口情韵教育的实施不仅仅只是以校为本,还应该以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作为基础,校本课程的资源应来源于生活,最后还应回归生活。立足于现实生活,将“生活教育”作为港口情韵教育开发,作为港口情韵教育研制的出发点。

“社会即学校”思想正为港口情韵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活动场地。港口情韵教育是充分整合学校和社区的办学资源,使社会成为活生生的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生活,在社会中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会求知。

“教学做合一”是港口情韵教育实施的目的,“教学做合一”应用来践行港口情韵教育实施的研宄,这样,学校教学与港口情韵教育的开发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港口情韵教育的开发是充分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进行合作与探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要有团队意识。

2.校社互动

“校社互动”是指学校与社区、和社会成员、机构、组织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校社互动是双向的,一方面,要使社区,包括成员、机构、组织理解、支持和帮助学校,以便有效地实施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学校支持社区、面向社区、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形成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双方建立良好关系,形成两种有效的传播渠道:即从学校到社会和从社会到学校的传播渠道。

3.港口情韵教育

自古以来,太仓港便是鱼米之乡、人文鼎盛之地。郑和七下西洋在这里起锚,江南丝竹、娄东画派在这里发源,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这里降生。晋代开始,名士瞿硎等活动于境内传布知识文化;元代,开通漕运,刘家港发展成为“天下第一码头”,太仓城内至今还保留着元代桥梁建筑,“百戏之祖”的昆曲昆山腔的发源地也在太仓。明初,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起锚,开启文化交流之旅。明代至清初,太仓城市繁荣,太仓园林园林之盛甲于东南之称。太仓不仅历史优秀,文化繁盛,更是名人辈出,这里有虞山琴派代表人物徐上瀛誉为江南大儒陆世仪娄东诗派开创者吴伟业,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等等。如今的太仓,多种文化丰富多彩,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

港口情韵教育立足学生生活的太仓港区域,以港口文化为底蕴,以港口风情为根基,以“情”育人,以“韵”为品,根植于心,外化于形,培养学生的乡国情怀、高尚情操,具有良好的封底、气质、情趣,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具有港口文化品质精神的新港口人。

独特的港口地理位置、生态资源,郑和的航海精神、历史印记,水乡的生活日常、民俗风情、人文情怀甚至精神品质,这些是港口情韵教育实施的物质和精神源泉。港口情韵教育精选具有太仓港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内容,以提升乡土文化教育内容的适应性,给港口情韵教育以内容支撑。

长江精神: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长江的奔流不息,勇往直前铸就的港口人热情奔放的品质。走进长江,让孩子感受长江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转千回,奔流到海”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长江精神,长江精神为我们提供了精神财富,灿烂的长江文化浸润师生的心灵。长江的生态文明又为港口情韵教育提供了自然资源基础。

航海情愫:刘家港曾被誉为“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元代至元间开发海上漕运,太仓作为始发港而迅速崛起,明永乐、宣德间,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揭开了世界大航海的序幕。如今的太仓港,已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丰厚的经济基础为其全方位开发开放和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我校正位于太仓浏家港,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天妃宫、郑和公园、海事局等共建单位为学校探索郑和航海精神提供的环境资源。

人文港口:世代相传太仓是牛郎织女降生地。长期以来,七夕已成为我国八大传统民族民俗节日之一,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七夕民俗文化,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以及反映人民群众美好情怀的戏剧、曲艺、美术作品,这些优秀是艺术作品,充分展示了太仓特有的民俗文化,也为我校开发以“港口文化”特有的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大量课程资源。

水乡情韵:这儿有文人墨客,有文化的积淀和方向的指引;这儿风景迷人,是一所宜居的小城,拥有水乡特色的温婉与柔情;这儿有亚洲第一长河的文化熏陶,民间故事、历史史实不计其数……这些江南特有的情怀实现学生与生活、社会与儿童经验的融通提供了了可能。

港口情韵彰显港区乡土文化的先进性,展现出巨大的时代价值。它所蕴含的独特思想价值和育人元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为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在地文化资源和素材,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文化基因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本研究深入到太仓港区域的生活中,以港区一小的学校教育为切入点,探究港区一小与社会、社区互动共育的情况,研究的是鲜活的生活教育实际,希望能够补充港口情韵教育发展变化的新材料,从而完善对港口情韵教育的研究。

2.实践价值

1)促进港区一小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太仓港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港区一小的港口情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2)促进本区域儿童全面发展。对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共育的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太仓港区域的教育生境,从而探索更适宜本区域儿童的教育,让本区域儿童既保持自身特色,又能在社会生活变迁中获得发展。

3)为其地域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不同的地域文化教育在发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采用校社互动方式开展地域文化教育开展互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形成对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目标愿景,研究与实践的目的、定位的理性认识。

2.形成基于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规划

3.形成基于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资源。

4.形成基于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实施路径和实施策略

5.形成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实践案例。

(二)研究内容

1.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基础研究

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概念,研究的意义、目的、定位和教学因素等有清晰的认识。厘清国内外“校社互动”乡土教育的研究现状。

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校社互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厘清研究边界,明确实践的思路。

2.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下基于“校社互动”开展港口情韵教育规划的研究

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导开展港口情韵教育规的划研究,立足从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展开,通过课程的开发,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地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港口区域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脑海中烙印下深深的港口乡土、乡情和乡愁,培育具有航者精神的新港口人

3.社会即学校理论指导下基于“校社互动”开发港口情韵教育资源的研究

在社会即学校理论指导下,基于港口区域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将整合借助港口地域的社会机构、港口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帮助自身开发具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4.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路径和策略的研究

(1)基于“校社互动”协同开发的路径

港口区域生活文化是港口情韵教育的课程内容的承载文本,是港口情韵教育目标实现的载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生活教育视域下实施港口情韵教育得以成立和完善的重要条件。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背景下,学校联合社会力量成立“校社互动”课程开发小组,联结当地的民间艺人、专家学者及社区居民,聘请他们作为“港口情韵”教材编写的顾问,帮助并参与到学校教师编写教材的资料收集、设计、编辑等实际工作之中,形成基于“校社互动”协同开发的路径。

2)“校社互动”协同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路径

教学做合一指导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重要的一个外部环境条件就包括“政府部门的重视、外部机构的支持,以及社区与家长的协助等”。教育行政部门、外部机构以及家长在课程实施环节的适当参与会提升港口情韵教育实施的效果。

3)“校社互动”协同评价的路径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学校在“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过程中,让教师、学生、社区、家长等共同参与课程评价,评价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彰显评价主体的多元和多元立体评价。

5.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案例研究

从学校文化、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五大方面开展基于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情韵教育的案例研究,尝试从实施主体、实施的目的、实施的过程以及实施影响等方面总结基于“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实施的基本特征,并且从一般意义总结基于“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实践机制。

研究重点:研究基于生活教育视域下实施港口情韵教育与社区社会共育的形成路径及价值,并依据其形成的路径,提出针对学校与社会、社区互动共育的优化策略,从而进一步改善这种共育关系,实现学校与社会、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计划

含研究阶段、研究任务、责任分工及阶段性研究成果等。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开展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基础研究以对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需求和问题、概念和内涵形成理性认识。同时立足创新导向的行动研究,通过开展需求分析、教育规划、内容选择、资源建设、实施路径以及评价机制等内容,探索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实施,保障行动研究的顺利开展。

第一,文献究法。通过搜索与阅读生活教育校社合作实施课程”的相关文献首先明确“社区教育课程实施”在社会、社区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相应的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共育的发展历程;其次根据文献研究,阐释与社会、社区教育课程有关的理论基础,着重分析这些理论在社区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适用性;此外,根据相关理论设置优化的课程开发理论,为后续研究起到铺垫作用。

第二,数据分析法。分析校社共育一般课程开设的情况,分析其开课班级数、课程类别、课程数量的发展等问题,以此了解校社共育一般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港口情韵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个案研究法。通过校社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个案,描述这些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的详情,分析各门课程在开中的突出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将这些特点与问题作为提出提升对策的依据与基点。

第四,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就是是从通过参观考察相关学校和社区等机构,借鉴课程开发的流程,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的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

(二)研究分工

子课题

子课题名称

负责人

子课题一

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下基于“校社互动”开展港口情韵教育规划的研究

沈美峰 闻丹静

子课题二

社会即学校理论指导下基于“校社互动”开发港口情韵教育资源的研究

谢美玲 吴蕴雯

子课题三

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路径和策略的研究

俞秋丹 姚欣政

子课题四

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案例研究

王玉婷 王一叶 顾珍妮

)研究阶段

研究过程按研究部署与时序进度拟分为以下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研究与申报开题

2022年:

2月 总结梳理已有港口文化课程成果,确立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方向及选题完成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

3.月 课题组开展理论学习完成文献综述;

4月 修改完善方案,邀请专家论证,完善实施方案;组建研究共同体,明确分工,制定具体推进计划;调查研究:校社互动”乡土课程实施现状;

5月 完善优化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推进计划表。

第二阶段:组织部署与行动研究

2022年

6月 邀请专家进行理论培训,开展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内涵研究;

7月-8月 港口情韵教育的实施纲要;

8月 制订推进校社互动课程实施合作指导意见和社区商议港口情韵教育资源开发的实施方案

9月 和社区、社会机构、实践基地开发课程平台;

8月-9月 开展实践研究,开展校社互动主题活动的探索实践

10月 和合作单位协同开发港口情韵教育课程内容

11月-12月 和社区合作对港口情韵教育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2023年:

1月-2月 制定“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课程的运行机制;

3月-4月 合力完成校内课程学习的教材;

5月-6月 合力完成水乡研学活动的设计方案;

6月-7月 协力完成港口情韵教育的文本资源开发研究;

8月-9月 开展港口情韵课程实施路径探索;

10月-11月 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实施策略总结;

11月 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2024年:

1月-2月 完成港口情韵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制定

2月-3月 学校硬件资源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第四阶段:成果推广与结题鉴定

2024年:

4月-5月 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课程课程进行推广;

5月-6月 对合作开发的教材装订;对于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完成课题的总结。

预期成果形式及负责人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调查、文献研究报告

报告

2021.10

闻丹静

“水乡研学”活动案例集

案例集

2022.8

谢美玲

“港口情韵教育”课程集

报告

2022.6

闻丹静

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系列论文

2022.12

俞秋丹

校社互动”港口情韵教育的评价机制

报告

2023.1

姚欣政

最终成果(限3项)

港口情韵教育专著

专著

2023.12

沈美峰、

闻丹静

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论文集

校本教材

2023.12

朱冬兰

生活教育视域下“校社互动”实施港口情韵教育的案例集

案例集

2023.10

王玉婷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区一小模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