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活动《英语活动观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自助餐式”预习作业设计的研究》2025年3月

作者: 时间:2025-03-31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英语活动观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自助餐式”预习作业设计的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

立项编号

L2022056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底楼会议室

时间

2025320

研究主题

提升英语活动观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的设计质量

—以六下Unit 6中语法点即一般将来时will do sth.的使用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1. 探索此次英语学习活动观下“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的设计类型

2. 明确此次英语学习活动观下“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的评价方式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沙龙研讨

 

 

 

 

 

 

一、文献学习梳理

文献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基于三维语法框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路径

讨论结果:

语法知识是英语课程语言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学生的语法学习存在“学用分离”现象。一些语法教学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要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的操练以做填空、选择题为主,显得较为机械、单一。这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使用语法知识,即当遇到新的语法情境时,学生无法将课堂所学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联结,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学习语法,首先要明确学习内容。Larsen-Freeman提出的三维语法框架将语法学习分为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使用(use)三个维度:形式是指视觉和听觉的语言单位,如文字符号、 声音、句型结构等;意义是指语言形式脱离特定语境后的意义;使用是指在什么场合下、为什么要使用该语言。这就是说,在语法教学后,学生应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法形式理解和表达意义,达成交流的目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在语言使用中,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与语音、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紧密相连,直接影响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因此,形式、意义、使用三者相互依存,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不可或缺。但是,有时语言的意义和形式却是割裂的,导致教师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很难将二者有机结合,这给教师的语法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义教课标》要求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教学活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核心是以育人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层层推进的一系列课堂活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这使英语语法“形式—意义—使用”一体化教学成为可能,有助于解决语法教学“学用分离”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路径: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感知语法意义,获取语法形式,梳理语法规则;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逐层深入,内化知识;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使用目标语法,形成素养。

思考:

1.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感知语法意义,获取语法形式,梳理语法规则

1创设主题情境,感知语法意义

2用好教材语篇,获取语法形式

3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语法规则

 

2.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逐层深入,内化知识

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意涵的理解,巩固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对语法项目的形式和意义的学习理解能力是不的,不同的语法知识在规则的记忆和意义的理解上的难度也不同。但学生要熟练掌握语法知识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否则会让学生产出的目标语言在准确性上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少量浅层的机械性操练,通过提高目标语法形式的复现率帮助学生快速记住语法的基本形式,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半开放题的练习,如填空、选择等。不同层次的语法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而角色扮演作为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常见练习方式,也可用于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在对话中,学生更容易在语言使用层面发展语言知识,激活语法意识,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教材对话语篇中的对话方式,体会语法项目在真实对话中的使用,然后再让学生仿编甚至创编对话。

 

3.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使用目标语法,形成素养

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作者或主人公的态度和 行为,开展推理与论证活动,学会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把握语篇的结构,发现语言表达的手段和 特点,并通过分析和思辨,评价作者或主人公的观点和行为,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运用所 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理性 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语法教学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要让学生在一个有关联但全新的真实生活情境中使用目标语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6B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设计的类型探讨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此次作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型作业即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与迁移创新类。且结合之前“自助餐式”预习作业类型架构图,主要从以下维度设计此次“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题型

1. 预习作业指导策略上:迁移、模仿、探究

2. 预习作业内容上:阅读、活动、实践

3. 预习作业形式上:口头、书面、综合实践

4. 预习作业完成个体:自主、亲子

三、6B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评价的多元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此次主要为教师(评价关注学生作答准确性与规范性)、学生本人(各项练习根据标准给予自己星星数)与同伴(结合完成情况给予对方鼓励性评价与建议等)

2.内容的多维化。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合,除了作业中的直接反馈,课堂中需对预习情况再作班级反馈与个别指导。

3.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方法主要为学生个人星星数、同伴评语与教师等第。

 

1. “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设计类型

2. “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评价

例:前餐2自评:

综合评价表:

 

物化成果

“自助餐”语法预习作业单及设计说明

 

 

 

活动报道:

3月20日下午,《英语活动观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自助餐式”预习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中在底楼会议室开展3月的课题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升英语活动观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的设计质量——以六下6B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中语法点即一般将来时will do sth.的使用为例。

课题组全体成员先一起学习了文献资料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基于三维语法框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路径了解了三维语法框架和路径。指出了当前初中学生的语法学习存在“学用分离”现象。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路径: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感知语法意义,获取语法形式,梳理语法规则;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逐层深入,内化知识;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使用目标语法,形成素养。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 Section A 2d和 Grammar focus的教学为例,阐述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基于三维语法框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路径。

随后大家一起围绕6B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展开研讨明确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语法预习作业设计要从语法意义、单元的语法规则、实践活动、和使用目标语法等多维度综合考虑设计。

通过此次课题活动,英语组的老师们对于课前高质量设计一份“自助餐式”语法预习作业,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课前语法预习,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区一小模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