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辩证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2025年10月

作者:张翩翩、刘晴 时间:2025-10-28 点击数:

太仓市小学段课堂观察量表(2024年12月修订版)

一、量表相关信息:

课题:《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辨证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本节课相关的研究内容:在分析语句中以横纵对比发展学生深刻性辩证思维品质的实施策略

课题研究课主题:如何在分析语句中以横纵对比发展学生深刻性辩证思维品质——以《一块奶酪》为例                                                  

执教学校与教师、学科: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 龚王赟 语文                                              

执教时间、学校、班级2025年10月22日 港区一小 三(1)                                              

观察人与负责的指标、观察对象:

1)秦洁、钱芸施、顾袁玮——观察指标A  

2)朱冬兰、范倩怡—— 观察指标B  

3)张翩翩、刘晴——观察指标C  

二、观察指标设计: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对比分析能力

 

 

 

 

 

 

 

 

 

 

 

 

B.逻辑推理能力

 

 

 

 

 

 

 

C.协作与表达

 

 

 

 

 

A1对比点的选择: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可进行对比的要素(如:蚂蚁队长宣布禁令时的态度 vs 面对奶酪渣时的心理;其前后命令的矛盾;其内心想法与最终行动)。

A2对比方法的引导:教师是否运用提问、表格、朗读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同一时间点,不同角度,如:蚂蚁队长的“想”与“做”)或纵向(不同时间点,发展变化,如:蚂蚁队长心理变化过程)的对比分析。

A3语言聚焦: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语句(如:“七上八下”、“犹豫”、“终于一跺脚”及一系列命令),通过品味语言进行对比分析。

B1识别矛盾:学生能否发现并指出蚂蚁队长言行中的矛盾点或心理冲突(如:想偷吃又怕犯规)。
B2分析复杂性:学生能否不止于不好的简单评价,能结合文本证据,分析蚂蚁队长形象的多面性(严于律己、关爱弱小,但也有犹豫和私心)。
B3形成辩证认识:在任务三评一评交流反馈环节,学生能否基于对比分析,对蚂蚁队长做出全面、辩证的评价(如:虽然他犹豫过,但最终战胜了诱惑,这更显可贵)。

C1任务情境的驱动性:“评价蚂蚁队长”等任务情境是否有效激发学生深入文本、探究人物形象的欲望。

C2对话的深度:课堂对话(师生、生生)是否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是否鼓励学生表达不同见解,并在交流中修正、深化认识。

C3思维支架的提供:教师提供的学习单、板贴、关键词提示等是否有效支撑了学生的对比分析和辩证思考。

三、研究课设计思路模型图与观察指标分布

如何在分析语句中以横纵对比发展学生深刻性辩证思维品质

——《一块奶酪》

 

四、观察指标相关的关键事件实证分析

(甲)效果好的表现:

 

 

 

 

 

 

经验提炼:

学理分析:

(乙)效果不理想的表现:

 

 

 

 

 

原因分析:

改进设想:

(丙)新增学程的设想:

 

 

 

 

 

五、基于“以学思教”的教学模型新假设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区一小模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