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记录卡(3月)

作者: 时间:2024-03-28 点击数:

课题理论学习记录卡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

                      2024 3 21

 

阅读书目

《我国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与治理》《馆校合作,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

理论学习摘录

2021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新课标更是从“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人培养目标,更加突出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性。科技馆作为重要的校外科普资源,要“配合国家‘双减’政策,探索建立‘馆校结合’多元化育人长效机制”。从中小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出发,介绍实践经验。

志愿服务在帮助个体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构筑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我国中小学生志愿服务雏形始于 20 世纪的 学雷锋活动。改革开放后,中国志愿服务包括中小学志愿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2008年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元年。目前,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政府推动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 学校普遍建立学生志愿者队伍; 活动和项目从校内走向校外和服务基地; 社会志愿服务力量为中小学志愿服务发展注入活力。进入新时代,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目标愈加清晰。在落实 双减政策下,建议从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措并举推进品牌建设、全方位加强保障等三个方面推进中小学志愿服务的发展和治理。

学习体会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丰富个人人生体验的生活方式,在帮助个体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小学生同时处在 “人生的 ‘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我国中小学坚持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载体,重视其在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2]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以期较为全面地呈现我国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区一小模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