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体现了民族观念的教育 处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民族观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手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一方面让广大民众对那段悲惨的历史有个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国民全体进行的一次民族历史观、认同观、团结观和民族国家观等内容的教育。 (一)民族历史观教育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及其公祭活动的开展是对国民全体进行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民族历史观教育。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加深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认同感,而开展的一 项民族历史观教育活动。在公祭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五十六个民族是团结一心的,面对悲伤,我们不分彼此,民族的悲痛我们共同铭记。 (二)民族认同感教育 国家公祭日的确立和相关的祭奠活动也是一种民族认同思想的教育,认同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情感,民族意义上的认同是国民全体在心理层面对整个民族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相关纪念活动引发了世界上各个遭受战争灾难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感情共鸣,也增进了各个民族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同时死难者同胞们的悲惨遭遇和幸存者的痛苦回忆激发了整个民族的羞耻感。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在心理层面上增进了国内各个民族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 (三)民族团结观的教育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目的首次设立也是对民族团结思想的一次深刻领悟。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后,在国共两党领导下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激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怒,在强烈谴责侵华日军暴行的同时,坚定了要把日本帝国主赶出中国的决心,在全民族一致抗战的背景下,团结一心一致抗日。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再一次将民族团结的信念激发出来,在全国人民共同悼念死难者同胞的过程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