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摘录 |
学习语文,必须"多读,多写,多改”。这“三多"是古今公认的原理。但是,课堂教学不可能做到“三多”,即使增加课时,也不一定能够达到“三多”。关键是课内教学如何指导并带动课外的学习。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促使课内转化为课外,变有限为无限,这样就可以头现一“多”了。这一对矛盾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立足课堂,眼观课外。从教学的指导思想上看,语文教学应该把课内与课外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达不到“三多”,当然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种教学就不是成功的。可是,现在教学管理上还缺少考查课外指导的办法,没有承认课外的教学劳动值,这样,就失去了促使课内向课外转化的一个动力。 第二、指导课外的读、写活动从根本上有:语文课内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指导课外的读写,使教师的劳动转化成为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指导选读参考书,做读书笔记,写信,写条据,写稀,欣赏文艺作品等。要使学生树立起把课内与课外联成一个有机体的观念,主动地把课外的读写问题反映到课内来,又把课内所学、灵活应用于课外活动。这样,课内的有限、就能转化为课外的无限,达到“多读,多写,多改”,并且学以致用,增长才干。 第三、健全课外的组织机制。许多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后,教学质量明显上升,就是正确运用了课内与课外的辩证法而取得的成果。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名家,都是“第二课堂"使他们成才的。特别是语文教学更需要也较容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诸如演讲、朗诵、表演、编辑、采访、辩论等,都是大学生十分欢迎的语文活动。但要使自发的课外活动提高成为课内教学的有力补充,就需要相应的组织措施和管理办法。这语文教学如果引进竞争机制,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竞争活动,那就会变成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备受欢迎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