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学习 课题主持人张翩翩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辩证思维训练》和《让阅读扬起思维之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 2.案例介绍 课题主持人刘晴老师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一主题介绍案例。 3.主题讨论,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情境创设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中年级语文阅读文本中有着大量的文学作品,达成“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目标的前提是贴近文本、再现文本。通常采用故事讲述、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视听欣赏等方法创设情境,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所言“解放儿童的大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 刘晴:情景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张翩翩: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既是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是思维过程的前提。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领捂,才会有创新。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学贵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 朱冬兰: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思促多疑,多疑促多问,多问促多知的认知规律,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情激趣,以境诱思,以诱达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很值得教师认真探究的。 顾袁玮: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儿童好奇好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后发性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迫切愿望·如我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引导学生提出“溪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这个学生感兴趣又有一定深度的问题﹐通过释疑来理清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理清了溪流和双龙洞的分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2.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及辩证思维的能力 众所周知,提问法是启发式教学中主要教学法,巧妙的问题设计能使学生的思维积极定向,多种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张翩翩:课堂教学中提问,除了交流师生思想,掌握知识外,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提出各种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爆其思想小火花,培养其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要特别注意通过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与逆向思维等能力。启迪思维提问有以下几种: 钱芸施:教师先提出思考解答某一个问题几种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情节,分别沿着不同方向与角度去思考,理解从多方面(如侧向逆向,多向等)寻找解决问题答案。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讨论:《猫》主题可发问“《猫》这篇课文寓意颇深,耐人咀嚼,不妨从作者多种写作意图,比如对当时社会人生感慨,从待人处事警示,对弱者深切关注等方面去思考理解”。 刘晴:我们也可以求异性提问,就是与学生提出不满足课文中现成结论与观点﹐用突破课文束缚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与课文不同见解。例作文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反面思考是否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