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活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辩证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2025年3月
作者:张翩翩、刘晴 时间:2025-03-28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辩证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
课题类别 |
专项(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
立项编号 |
X2022005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底楼会议室 |
时间 |
2025年3月11 日 |
研究主题 |
在分析主题中以矛盾分析重点发展与提升独创性辩证思维品质 |
所要解决问题 |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一课为例,通过矛盾分析,促进学生独创性辩证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 |
研究方法 |
案例研究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1.理论学习 课题主持人张翩翩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论文《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2.案例介绍 课题主持人刘晴老师结合在分析主题中以矛盾分析重点发展与提升独创性辩证思维品质这一主题介绍案例。 3.主题讨论 一、矛盾分析与辩证思维的理论概述 (一)矛盾分析的内涵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它要求人们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把握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矛盾分析表现为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矛盾点,通过对矛盾的剖析,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作者的意图以及事物的本质。 (二)辩证思维的特征 辩证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具有全面性、联系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它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还要看到事物的反面;不仅要关注事物的现状,还要考虑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深入挖掘文本中的矛盾元素 (一)猫性格的矛盾 在《猫》开篇,老舍先生便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贪玩:“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尽显老实慵懒;可“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又突出其贪玩任性。另外,它还既贪玩又尽职:贪玩时在外彻夜不归,尽职时“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些相互矛盾的描述,让猫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作者情感的矛盾 老舍先生对猫的情感同样充满矛盾。文中“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流露出对猫贪玩的嗔怪;但“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又表达了对猫尽职的夸赞。此外,“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作者对猫高兴与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既有喜爱又有无奈,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三、借助矛盾分析开展教学,培养辩证思维 (一)引导思考,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矛盾点。如“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猫性格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之间有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当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进一步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存在这样看似矛盾的特点?”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有的人看似严厉却内心温柔,有的植物生长缓慢却生命力顽强等。让学生认识到矛盾普遍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培养学生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二)组织讨论,理解矛盾的统一性 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猫的这些矛盾性格特点,是否影响它在我们心中的可爱形象?”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点相互依存,才构成了猫独特的个性。就像猫的贪玩,展现了它的活泼好动;而尽职则体现了它的本能。两者并不冲突,反而让猫显得更加真实、可爱。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事物的统一体,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鼓励质疑,激发思维的独创性 鼓励学生对文本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老舍先生为什么要用这种看似矛盾的方式来描写猫?”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这种写法能让读者对猫的印象更加深刻;有的学生或许会认为,这反映了作者对猫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生还可能会提出疑问:“老舍先生对猫的描写是否真实?现实生活中的猫是否都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生活等方式,寻找答案。通过质疑批判,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思维的独创性。 (四)迁移运用,提升思维的实践性 在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矛盾分析法后,安排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动物或人物。比如,让学生描写自己的宠物,既要写出宠物乖巧可爱的一面,也要写出它调皮捣蛋的一面;或者描写自己的一位同学,展现同学性格中相互矛盾的特点。通过写作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辩证思维方法运用到实际中,提升学生思维的实践性和灵活性。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通过在《猫》一课的教学中运用矛盾分析法,学生不仅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到老舍先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猫的深厚情感,还在思维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逐渐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深入,思维的独创性也得到了激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元素,运用矛盾分析法开展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辩证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物化成果 |
案例 |
活动报道:
3月11日下午,语文课题《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辩证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集中在行政楼底楼会议室开展3月的课题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通过案例研究,探索在分析主题中以矛盾分析重点发展与提升独创性辩证思维品质。通过本次课题活动,课题组的老师们对于本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在分析主题中以矛盾分析重点发展与提升独创性辩证思维品质有了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