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10-08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一般立项

立项编号

L2023026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底楼会议室

时间

2024926

研究主题

基于问题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以《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1. 提高教师对问题提出教学的认识。

2. 基于对问题提出教学的认识,落地实践,尝试设计教学课例。

研究方法

理论学习与沙龙

我把本节课《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为:“谈话导入,感知运动——观察表示,认识平移——迁移同化,认识旋转——巩固练习,夯实基础——回顾反思,课堂总结 ”等五个环节。

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有:

1.平移和旋转的本质是什么?

2.判断平移或旋转的方法有哪些?

(一)谈话导入,感知运动

教育心理学上指出:引导儿童学习概念时要尽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我在引导学生首次感知概念时,注重感知材料的典型性。

根据核心问题:平移和旋转的本质是什么?

提出问题串:

①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你是怎么分的?

(问题①在学生直观感知、直观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形成一种“本质直观”的分类。)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一种物体是直直的运动的,指出像这样的运动数学上叫做平移。另一种物体是环绕着转的,指出像这样的运动数学上叫做旋转。

②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它们的运动吗?

(问题②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已有的对直观物体的操作经验,来支持他们认识对象的形状特征,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概括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第一类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第二类的?

(问题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并通过数学知识表象与生活的类比,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式以及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为下面对平移和旋转的研究做铺垫。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问题串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发展空间观念。也为下面探究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做铺垫。】

(二)观察表示,认识平移

我分为如下四步:

第一步观察运动,初步感受平移。课件分别演示国旗、电梯和火车车厢运动,学生观察。

第二步表示运动,感知平移特点。用动作的准确性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学生可以借助物品、用手势或画一画的方法表示这些物体的运动,然后抽象出平移的特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沿着同一个方向直直的运动。

小结:这些物体无论向哪个方向运动,都是从一个位置沿直线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

第三步生活举例,丰富平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

这一环节我侧重于第四步动手操作,深化平移认识。在这一步中出示教材试一试并提出核心问题:数学书在平移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 什么没变?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带着问题动手操作。明确操作要求,操作时要直直的移动书本。

一个人操作结束后,其他人观察操作过程并思考问题。明确:数学书在平移的过程中形状、大小没变,位置发生了变化。

继续探究:把数学书从左上角平移到右下角。你有哪些方法?你能找到最快的方法吗?

预设:有的学生是两次平移得到,有的同学是沿斜线一次平移得到,针对沿斜线平移的情况,指出这种方法是最快最直接的。

回顾小结:明确平移的特征:平移前后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指出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运用到的方法是观察、分类、探究。回顾探究物体平移运动特点的过程以及提炼方法,为旋转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类、探究等方法,我们归纳出了平移的特征,为后续探究旋转的特征做打基础。】

(三)迁移同化,认识旋转

这一部分内容,重在学习方法的迁移,在经历了怎样研究平移的基础上,迁移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研究,教师借助问题串的引领:问题①这三个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相同之处?(特征:绕着中心转动)问题②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什么?(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问题③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在比较中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旋转的本质。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提出的活动要求是:运用刚才学习平移的方法来研究旋转。同样分为四步:观察运动,感受旋转;动手操作,认识旋转;生活举例,丰富认识;借助转盘,深化认识。

这一环节的侧重点也是第四步借助转盘,深化认识。首先明确操作要求,合作学习。接着根据操作要求学生演示,发散思维。通过操作一感受旋转角度。通

过操作二把指针从指向B转到指向D。交流展示不同方向的旋转,了解旋转方向。最后观察发现,总结特点:旋转时,指针绕着中心转动。物体在旋转的过程中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设计意图: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探索的时间, 重视设计观察探究活动,通过具象操作形成头脑中对平移和旋转的表象认识,在观察、比较中概括出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几何直观、空间观念。】

(四)巩固练习,夯实基础

我设计了3个练习,第一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移运动哪些是旋转运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再次强化平移和旋转的本质特点。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我会让学生关注到数学因素,将物体或者图形抽象成图形。

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关注这3类物体的运动方式,在比较中发现像这样的门的运动也是旋转。并且通过动画展示新的运动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像这样的物体的运动又叫什么呢?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设计意图:在丰富的练习中强化学生对平移、旋转运动本质的理解,发展应用意识,也为下一节课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也就是图形的翻折运动做准备。】

第二题在书本82页想想做做第2题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改编。本题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新知。这里适时地点拨,指出平移后除了大小、形状不变,物体本身的方向也是不变的。初步感受平移与距离有关。

通过例题的改编以及动画的演示,学生再次感受:物体在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只有位置变化,形状大小不变。

第三题考察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经过平移或旋转会变成什么图形?画出运动后的图形。

先让学生想象再独立完成画出运动后的图形再进行展示交流。明确:三角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它的大小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想象、推理、操作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直观操作的内容,感悟物体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五)回顾反思,课堂总结

1.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总结知识,感悟收获。

2.感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欣赏平移和旋转在绘画、徽章、游戏等广泛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创新意识。】

问题式学习,顾名思义便是教师从“问题”入手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师培训中,“问题情境”“驱动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核心问题”“基本问题”“大问额“小问题”等名称不绝入耳,不管我们提出的问题到底属于哪一种问题,只要是真正有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帮助学生产生理解的就是“好问题”。

一个好问题的提出有许多无法忽略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生活实际、本课时的知识与技能等,一堂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课程,除了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汇报评价”等环节同等重要。

教师设计问题式学习的操作流程图(如图所示)。

教师在起锚阶段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选择那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包括了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不协调、结构不良、能产生矛盾的问题,能够对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与假设形成挑战,从而使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产生不平衡状态,激发和促进学习者进行学习。

教师对学习进行引导后,学习者就开始进人分组和进行问题探究与学习阶段。

支持一阶段,教师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教师的活动主要就是支持小组的积极互动,对学习者的问题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观察各小组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学习者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帮助学习者培养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的技能鼓励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与调节,并建立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鼓励学生外化他们的思维过程等等。

当学习者进人搜集资料、推理问题的最后阶段时,教师就可以慢慢地隐退,让学习者更多地进行独立探索。但是,教师隐退后,并不是就完全不管学习者的学习,这时,教师就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观察并思考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以及做出一些对基于问题式学习的理论性的思考和总结,以便于这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物化成果

理论学习卡课例

通讯:

秋雨洗涤,万物焕然一新。新学期开启新的篇章。2024年926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慎思楼底楼会议室开展了沙龙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首先一起研读《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效果探讨》、《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两篇文章,组内成员们对自己研读的论文结合自身教学进行读后交流。其中课题成员吕彦洁老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问题提出”的这个教学手段,其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培养,使小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更是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合理选择提问的简易程度,必须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要相符;有效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提问,推动课堂积极主动性;合理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的问题进行提问。

杨洋老师提出了: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时的要求明确且细致,可能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提出问题,明确的指示可以避免造成小学生理解障碍,多次细致地引导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天马行空的问题,引领学生逐步靠近教学目标,但从某种程度上同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机会。选取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科书内容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出教科书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关注。由于课堂教学的即时性以及课时的限制,造成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 非典型” 错误问题没有给予较多关注。

除此之外,围绕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我们课题组的主持人之一肖雯老师分享了她对《平移和旋转》这节课的一些思考。教师通过自己对问题提出教学的认识,运用教师自身PCK,设计了核心问题,并且逐层递进,在问题串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精力数学化,从而有步骤、有序列、有组织的揭示知识的本质。  

通过本次的活动,大家对于问题提出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落实有了更深的认识,课题组也会继续努力坚持“问题即课题”导向,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用课题研究促进教学工作。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区一小模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