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辨能力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培养的核心。 在正确理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价值、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提炼思辨性概念设置教学目标、设计思辨性问题推进学习任务,展开思辨性活动辅以过程性评价等,全面保障学习过程的有效实施,为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铺设路径,促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设定,对接的是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 虽然侧重于理性思维,但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对人、事、景、物、理的感悟与解读离不开直接体验与形象思维,更需要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介入,才能促进阅读与表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实现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与有效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思辨性阅读的成果最终要通过理性表达来实现 理性的表达意味着首先要谦逊公正;理性的表达意味着要做到论据充足、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理性的表达意味着良好的互动。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自我、他人进行对话,反思自己的观点、论据和议题是否相关,以及有没有遗漏重要的证据、事实是否典型全面、样本的质量和数量如何、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有没有逻辑上的错误等等。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思维方式的优缺点,不断优化思维方式。 4.思辨的方式和策略具有进阶性,体现高阶能力的培养方向 第一阶段的思辨性学习任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思辨的方式蕴含于文本学习中,侧重于对文本角色的行为或语言的进行简单评价,不作更高要求;第二、三学段的思辨性学习任务更复杂、更综合,在阅读时要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道理,表述清人物的思维过程,深入学习辨析、质疑、提问、推理等思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