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研究》 |
课题类别 |
苏州规划重点课题 |
立项编号 |
2023/LX/01/006/03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底楼会议室 |
时间 |
2024年6月18日 |
研究主题 |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研究理论学习 |
所要解决问题 |
1. 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理论认识还不够充分, 2. 厘清中高年级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 |
研究方法 |
理论学习与沙龙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解析 1.文本维度:材料的类型与内涵逐级丰富 本学习任务群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文本或材料以短文、故事为主。材料类型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2.任务维度:运用的方式与策略趋于高阶 本学习任务群提出的学习方式体现理性学习的特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整个思辨性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学习流程。 3.主题维度:创设的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大 引领学生到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思考、表达和交流。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 1. 提炼思辨性概念,明确预期结果 2. 设计思辨性问题,设置任务情境 3.展开思辨性活动,嵌入过程性评价 三、厘清中高年级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 根据课标要求与理论学习内容,可以按照学段分为以下几个主题整理相关内容,中年级主要有大自然、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主题;高年级主要有社会公德、祖国语言、科学之光、智慧故事等主题内容。确定教学主题后筛选相关教学内容,主要聚焦于内容题材上与科学有关、能体现人物德行或智慧方面的故事、短文或评论等。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一、适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内容在教材编排上呈现以下特点 1.文本维度:材料的类型与内涵逐级丰富 2. 任务维度:运用的方式与策略趋于高阶 3. 主题维度:创设的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大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
三、 梳理适合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研究的内容
学段 |
主题 |
文本类型 |
学习材料(举例) |
学习任务 |
第二学段 (3-4年级) |
大自然 生活和学习 |
有关科学的短文, 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 |
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司马光》《昆虫备忘录》《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花钟》等; 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爬山虎的脚》《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卫填海》《麻雀》《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古诗三首》《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 |
①能依据事实和细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②结合阅读,了解叙述中的逻辑关联,学习分析、质疑、提向等方法。 ③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文章脉络和表达的道理。 ④记录、整理、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 |
第三学段 (5-6年级) |
社会公德 祖国语言 科学之光 智慧故事 |
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 发现并思考成语、对联、谚语、绕口令等多种语言现象的特点; 有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故事; 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
五年级:《什么 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古人谈读书》《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等; 六年级:《丁香结》《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穷人》《文言文二则》《为人民服务》《宇宙生命之谜》《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等。 |
①分析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 ②结合阅读与生活实例,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③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述科学发现、发明的过程;运用猜想、推断、验证等思维方法,还原文本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④在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
|
物化成果 |
理论学习卡 |
通讯:
2024年6月18日,为树立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正确认识;从整体上把握本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厘清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适合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研究的材料,课题组成员在校底楼会议室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学习沙龙。
活动中,课题组主持人谢美玲和余颖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一同学习了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认识与实施路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三至六年级教学内容中适合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研究的材料进行梳理与归纳。
通过理论学习发现,适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内容在教材编排上呈现以下特点:材料的类型与内涵逐级丰富;任务中运用的方式与策略趋于高阶;主题上创设的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大。基于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大致可以确定为以下步骤:提炼思辨性概念,明确预期结果——设计思辨性问题,设置任务情境——展开思辨性活动,嵌入过程性评价。
“新课标”在本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与“教学建议”部分明确了其学习材料、任务、主题。依据课标与理论学习内容,通过梳理学习材料、任务、主题三个维度的内容,结合统编教材中较为典型的思辨性单元或课文,课题组成员共同梳理、归纳出本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如表格所示。
学段 |
主题 |
文本类型 |
学习材料(举例) |
学习任务 |
第二学段 (3-4年级) |
大自然 生活和学习 |
有关科学的短文, 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 |
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司马光》《昆虫备忘录》《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花钟》等; 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爬山虎的脚》《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卫填海》《麻雀》《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古诗三首》《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 |
①能依据事实和细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②结合阅读,了解叙述中的逻辑关联,学习分析、质疑、提向等方法。 ③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文章脉络和表达的道理。 ④记录、整理、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 |
第三学段 (5-6年级) |
社会公德 祖国语言 科学之光 智慧故事 |
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 发现并思考成语、对联、谚语、绕口令等多种语言现象的特点; 有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故事; 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
五年级:《什么 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古人谈读书》《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等; 六年级:《丁香结》《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穷人》《文言文二则》《为人民服务》《宇宙生命之谜》《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等。 |
①分析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 ②结合阅读与生活实例,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③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述科学发现、发明的过程;运用猜想、推断、验证等思维方法,还原文本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④在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
通过本次理论学习沙龙活动,解决了本课题“理论认识”不足的问题,厘清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学习材料及学习任务。本次活动,加强了组内成员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理性认识,为本课题后续的课例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