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理论,明确研究路径 课题主持人余颖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路径建构策略探究——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从中了解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路径一般是:聚焦“思辨性”主题,深挖主题“思辨点” ——明确“思辨性”目标,整合任务群教学——创设“思辨性”情境,布置学习任务群——搭建“思辨性”支架,优化任务群引导——实施“思辨性”评价,优化学生学习反思。 二、课题课方案介绍 课题主持人余颖老师介绍课题课实施方案。 1.介绍概念界定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将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主要目的,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是一种单元教学活动或者项目教学活动,是由主题、情境、任务、活动和评价组成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研究: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阅读能力为核心,将多种阅读和写作任务组合在一起,形成任务链,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和语文实践学习活动中“思辨性阅读”“思辨性表达”,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升思辨性思维品质,形成理解、应用系统。 2.介绍本次课题研究课研究主题 以任务驱动教学提升系统性辩证思维品质的研究——以《坐井观天书》为例, 本次由顾袁玮老师执教课题研究课《坐井观天》。 3.介绍本次课题课解决的问题: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寓言故事类“任务群设计”的一般范式;归纳总结出在本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课堂中教师提升学生系统性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三、课堂观察表介绍 课题主持人谢美玲老师介绍课堂观察表。观察的维度分为:一是任务设置中的问题设计。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通过多维解读,关注冲突,发展思维的深度?是否关联文本、生活等,发展思维的广度?是否鼓励学生质疑,发展思维的高度? 二是提升学生辩证思维品质。教师是否搭建思维训练支架,提升学生的思辨思维? 学生能否在阅读中推理,展开深度且有依据的批判?教师是否关注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 四、课堂教学观察 课题组成员集中二(5)班观摩顾袁玮老师授课,根据提前选择好的观察指标,进行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交流研讨: 余颖:我观察的是A1指标。A1指标:教师的问题是否通过多维度解读,关注冲突,发展思维的深度。1.顾老师多维度解读,挖掘深度:围绕故事核心,从多个维度设问,有效挖掘思维深度。在探讨青蛙和小鸟对天大小认知时,先是立足文本,问“它们在争论什么”,引导学生聚焦关键冲突点,梳理故事主线为剖析观点做铺垫;再深挖原因,问“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促使学生联系青蛙生活环境,从其被困井底、视线受阻状况解读想法根源,从文本表层走进内在逻辑,理解环境对认知的塑造,触及寓言深层寓意。2.关注冲突,激发思考:教师敏锐捕捉故事冲突设计问题,以冲突为“诱饵”激发思维。像“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及“青蛙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什么是大话呢”,凸显二者观点对立,学生需剖析角色心态、处境来作答,打破单一理解,构建复杂认知,在矛盾碰撞中深化对故事及寓意领会,思维向纵深推进。不过,整体多按既定教学思路设问,留给学生自主挖掘冲突、深度质疑空间稍窄,限制思维深度进一步拓展。 秦洁:我观察的是A2指标。A2指标: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关联文本、生活等,发展思维的广度?顾老师立足文本,向外延展:教学伊始,紧扣文本关键信息设问,如“案情发生在哪里?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争论什么?”,助学生精准把握故事梗概,筑牢理解基础后,关联生活拓展思维。学习“井沿”时,提问“咱们桌子的边边叫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沿”,促使学生类比联想,从文本里的“井沿”迁移到生活里的“桌沿”“窗沿”“帽沿”等,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拓宽认知边界。 钱芸施:我观察的也是A2指标。顾老师紧扣寓意,融入生活:解读“无边无际”,先点明文中小鸟眼中“天无边无际”,再抛出“生活中除了有无边无际的天空,还有无边无际的什么”,展示沙漠、大海、草原、星空图片,激活生活经验,学生联想日常所见表达“无边无际的沙漠”等,深化对词语理解,领悟寓言所蕴含眼界与见识道理,突破文本局限,在生活情境与文本内涵间建立联系,思维广度得以延展。此外,用操场圈数类比“一百多公里”,借助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小鸟飞行距离之遥,强化理解故事同时,丰富思维素材,提升思维活跃度与广度。 沈梦辰:我观察的是A3指标。A3指标: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鼓励学生质疑,发展思维的高度?这节课中顾老师的引导主要按既定思路探究为主:整节课教师沿着故事脉络精心设问,助力学生理解文本、掌握知识。像“案情发生在哪里”“故事主人公是谁”“它们在争论什么”等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按预设节奏梳理情节、明晰寓意,多聚焦于对既定内容的理解与吸收,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质疑既定解读或常规逻辑空间不足。例如在剖析青蛙和小鸟对天大小观点时,未启发学生思考“青蛙只能一直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吗,有没有别的可能改变认知的方式”这类激发深度探究、跳出常规框架的疑问。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教师缺乏主动鼓励学生质疑:作为低年级的课堂,课堂互动侧重于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回应、作答,较少鼓励学生对故事内容、角色行为、寓意理解等提出独特困惑或相悖见解。在讨论小鸟和青蛙争论环节,本可趁机引导学生质疑“小鸟飞了这么远就一定能完全看清天的全貌吗”或者“青蛙依据自身处境判断天的大小,算不算一种合理的自我认知”,以此激发思维碰撞、拔高思维高度,但实际教学中此类激发质疑环节缺失,导致学生更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顺应问题引导状态,难以实现思维向更高层次的跃升。 沈依玲:我观察的是B1指标。B1指标:教师是否搭建思维训练支架,提升学生的思辨思维?在《坐井观天》这堂课中,顾老师有效地搭建了思维训练支架,助力提升学生的思辨思维:1.对比呈现,明晰差异:教师借助板书,清晰列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觉得“天无边无际”,将二者对立观点直观展示。这种鲜明对比,搭建起基础支架,促使学生思考差异成因,从生活环境、活动范围切入,剖析青蛙局限于井底、视线受阻,小鸟翱翔高空、见识广博,进而明白认知受所处环境左右,开启思辨之门。2.情境体验,深入理解:在讲解青蛙观点时,安排“模拟青蛙视角看天”活动,让学生伸手圈眼模拟井壁遮挡视线,还引导想象青蛙在井底不同时段所见,像“早晨旭日东升……夜晚星星闪烁”时段对天的观感。借情境体验支架,学生切身体会青蛙认知局限,更深入理解其观点形成逻辑,懂得主观认知常受客观环境束缚,深化思辨层次。3.问题引导,逻辑推导:围绕故事层层设问,如“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什么是大话”等,以问题串联情节,驱动学生基于文本找依据、做推理。从理解字面意思,到深挖角色心态、判断话语合理性,在问题链引导下,梳理故事内在逻辑,构建思辨思维框架,培养了学生有理有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谢美玲:我观察的是B2指标。B2指标:学生能否在阅读中推理,展开深度且有依据的批判?本节课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阅读中推理并展开有依据的批判,但深度还有提升空间。1.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观点推理。例如,在分析青蛙和小鸟对天大小的不同看法时,学生能通过阅读找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是因为它生活在井底,视线被井口限制等。 情节推理方面:在理解故事发展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对话,推理出青蛙和小鸟的情绪变化和态度。比如,从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能推理出青蛙的怀疑和不信,从小鸟的耐心回答可以推理出小鸟想要纠正青蛙的想法。这是基于对对话内容和语气词的理解来推断角色的心理状态。2.深度批判的有限性。批判角度较窄:学生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青蛙和小鸟观点的正误判断上,大多是依据文本内容简单地认为青蛙眼界狭窄、小鸟见多识广。3.深度挖掘不足:对于故事背后深层次的寓意,学生的批判深度不够。他们能够理解这是在讲眼界的问题,但对于“眼界是如何被环境限制的”“如何打破这种限制”等更深入的问题,缺乏基于阅读的深度批判。比如,学生没有进一步探讨如果青蛙一直待在井底,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拓展认知,或者小鸟的认知是否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朱冬兰:我观察的是B3指标。B3指标:教师是否关注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在这堂《坐井观天》课中,顾老师对过程性评价有一定程度的关注。部分环节体现过程性评价,如朗读环节的评价: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有一定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时,教师会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如“有一点点好奇,谁再来问一问”“我听出来了,你是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呢”。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通过朗读来感受青蛙和小鸟观点的差异,对学生初步理解文本中不同角色的立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后续的辩证思维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周龙娇:我观察的是也B3指标。顾老师在提升学生辩证思维方面仍有加强空间。1.观点讨论环节的缺失评价:在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对天大小的不同观点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原因,但在学生表达观点后,没有及时进行评价来深化学生的辩证思考。例如,学生指出青蛙因为在井底所以看到的天小,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那这是不是说明青蛙的观点完全错误呢”或者“青蛙的观点有没有合理的地方”,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两种观点的辩证思考,提升辩证思维能力。2.角色扮演环节的简单评价: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将故事搬到课堂上进行表演,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在表演中体现出的对角色的理解、对观点冲突的展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然而,课堂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表演,没有针对辩证思维的评价,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提升学生思维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通过动作、表情很好地展现了青蛙的固执和小鸟的耐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两者观点冲突的演绎是否到位,进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角色的不同心态和观点差异。 |